乡村史记|江苏常熟大湖甸村:
共建共享打造美居村庄
依一座青山、傍一泓绿水,大湖甸村同时具备了山之灵秀,水之阴柔,林壑之深幽,是虞山十八景“湖甸烟雨”之所在,也是江南水乡农耕文化活化石“湖甸龙舟”之起源。
大湖甸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户780多户,常住人口3300多人,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先进村”、“常熟市安全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图 1 大湖甸村口

排除困难保障基础建设
尽管受到虞山尚湖风景区生态湿地保护的制约,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建办,但是从1995年至今,大湖甸村先后投入资金完成了自来水改造、道路建设、公厕和绿化建设、河道治理等一系列公益项目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综合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篮球场、健身场地一应俱全,保障群众民生需要,展现江南水乡风貌。
大湖甸村横楼里河原本淤泥堆积,两岸河堤破旧不堪,不时有垃圾漂浮,阵阵异味引得过往村民纷纷皱眉。大湖甸村多方协商,采取行动,清理河淤,整修河床,修筑驳岸,种植绿化,同时翻新沿岸道路。如今,清澈洁净的河道、清新养眼的绿化、宽敞的河岸道路,横楼里河已经成为了村民们饭后散步、相约垂钓的最佳场所,受到了村民广泛赞誉。
图 2横楼里河与翻新的道路

水土优势打造农家品牌
2013年,大湖甸村建办了常熟市虞山尚湖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立了自主品牌“湖甸香米”,打造“湖甸烟雨”生态农家乐。湖甸香米产于“常熟田”,拥有得天独厚的种植及生长环境,合作社严格把控水稻生产各个环节,产出优质的本土大米。“湖甸香米”一经上市就凭借其软糯的口感与清香的味道受到各方好评,一举打响“湖甸飘香”的品牌,为湖甸农家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图 3合作社成员在田间劳作

图 4湖甸香米

文明实践丰富百姓生活
湖甸农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神文明的口袋也不能落下,大湖甸村以湖甸飘香志愿服务队为实践基础力量,着力整合农村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开展以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为关键词的教育宣传引导、实践养成活动,推动农村发展进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凝聚起干部群众实现振兴乡村的强劲力量。“在以前,平日里闲下来后就没什么事可做,几个人一起聊聊家常、打打牌,生活的确富足了,但总感觉缺了些什么。”一位村民如是说道,“现在啊,每个礼拜村里都会举行各种志愿活动,像志愿巡河、理发服务、制作乡愁小食、戏曲表演等等,每每来参加这类活动,不管是以志愿者还是参与者的身份,看到文明实践的成果与大家发自内心的笑颜,我都能感受到一种荣誉感、一种奉献感、一种正能量。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图 5文明实践活动掠影

共建共享助力乡村美居
为守住绿水青山,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大湖甸村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最大程度发挥村民自治力量,以村民志愿者为主体,积极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治理村民乱堆放现象,开展巡路巡河行动,捡拾垃圾,宣传垃圾分类,配套开展“六和”家庭星级文明户评比,以“民风建设”为抓手,量化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政社互动、文明创建情况,旨在培养“和真、和善、和美、和睦、和德、和谐”的新时代村民。共同助力乡风文明。一位村民志愿者说道:“现在我们的努力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大的效果,但是我坚信,我们的努力是切切实实的改变,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变一昧侵占自然资源的腐旧观念,引导下一代以更健康、更和谐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友好相处。”
图 6垃圾分类

图 7整治后的美丽村庄
共建共享打造美居村庄
依一座青山、傍一泓绿水,大湖甸村同时具备了山之灵秀,水之阴柔,林壑之深幽,是虞山十八景“湖甸烟雨”之所在,也是江南水乡农耕文化活化石“湖甸龙舟”之起源。
大湖甸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户780多户,常住人口3300多人,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先进村”、“常熟市安全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图 1 大湖甸村口
排除困难保障基础建设
尽管受到虞山尚湖风景区生态湿地保护的制约,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建办,但是从1995年至今,大湖甸村先后投入资金完成了自来水改造、道路建设、公厕和绿化建设、河道治理等一系列公益项目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综合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篮球场、健身场地一应俱全,保障群众民生需要,展现江南水乡风貌。
大湖甸村横楼里河原本淤泥堆积,两岸河堤破旧不堪,不时有垃圾漂浮,阵阵异味引得过往村民纷纷皱眉。大湖甸村多方协商,采取行动,清理河淤,整修河床,修筑驳岸,种植绿化,同时翻新沿岸道路。如今,清澈洁净的河道、清新养眼的绿化、宽敞的河岸道路,横楼里河已经成为了村民们饭后散步、相约垂钓的最佳场所,受到了村民广泛赞誉。
图 2横楼里河与翻新的道路
水土优势打造农家品牌
2013年,大湖甸村建办了常熟市虞山尚湖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立了自主品牌“湖甸香米”,打造“湖甸烟雨”生态农家乐。湖甸香米产于“常熟田”,拥有得天独厚的种植及生长环境,合作社严格把控水稻生产各个环节,产出优质的本土大米。“湖甸香米”一经上市就凭借其软糯的口感与清香的味道受到各方好评,一举打响“湖甸飘香”的品牌,为湖甸农家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图 3合作社成员在田间劳作
图 4湖甸香米
文明实践丰富百姓生活
湖甸农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神文明的口袋也不能落下,大湖甸村以湖甸飘香志愿服务队为实践基础力量,着力整合农村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开展以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为关键词的教育宣传引导、实践养成活动,推动农村发展进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凝聚起干部群众实现振兴乡村的强劲力量。“在以前,平日里闲下来后就没什么事可做,几个人一起聊聊家常、打打牌,生活的确富足了,但总感觉缺了些什么。”一位村民如是说道,“现在啊,每个礼拜村里都会举行各种志愿活动,像志愿巡河、理发服务、制作乡愁小食、戏曲表演等等,每每来参加这类活动,不管是以志愿者还是参与者的身份,看到文明实践的成果与大家发自内心的笑颜,我都能感受到一种荣誉感、一种奉献感、一种正能量。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图 5文明实践活动掠影
共建共享助力乡村美居
为守住绿水青山,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大湖甸村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最大程度发挥村民自治力量,以村民志愿者为主体,积极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治理村民乱堆放现象,开展巡路巡河行动,捡拾垃圾,宣传垃圾分类,配套开展“六和”家庭星级文明户评比,以“民风建设”为抓手,量化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政社互动、文明创建情况,旨在培养“和真、和善、和美、和睦、和德、和谐”的新时代村民。共同助力乡风文明。一位村民志愿者说道:“现在我们的努力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大的效果,但是我坚信,我们的努力是切切实实的改变,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变一昧侵占自然资源的腐旧观念,引导下一代以更健康、更和谐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友好相处。”
图 6垃圾分类
图 7整治后的美丽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