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苏州市吴中区高新区(长桥街道)!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概况

    长桥街道坐落于苏州城南郊,东靠古运河,南临东太湖,西倚七子山,北接姑苏城,为苏州市的南大门。境内,古运河、十苏王公路纵贯南北,新运河、苏东公路横穿镇区,地势平坦,港河交错,水路交通便捷。
    长桥镇域商末属“勾吴”国。秦置吴县后,属吴县。唐朝时,先后析吴县东、南部地置长洲县和吴江县。明代始建乡。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县东南地置元和县,长桥又分属吴县、元和县、吴江县。清中期,蠡墅始建镇,为吴县11个建制镇之一。民国元年(1912年),元和县并入吴县,长桥分属吴县、吴江县。1950年8月,长桥原隶吴江县的南部地划归吴县,自此全境复隶吴县。1954年曾划归苏州市。
    长桥街道扼江苏连接浙中、浙西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宦官兴宅、商家云集之地。唐代都元帅府、宋代阁老府、明代传逻府、清代侍中郎府及王、陆、徐、冯“四大家属”住宅都筑在蠡墅镇上。建于唐元和年间的五十三孔连缀宝带桥,横卧在澹台湖口,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越春秋文化遗址——越城遗址、吴王沉剑之地——澹台湖、宋时与杭州西湖齐名的石湖亦在境内。周边群峦环绕,山夷水旷,丰神特秀,溪桥映带,渔村炊烟,有着吴地特有的青山绿水、秀丽黛色的山水田园风光。
     长桥街道原驻地蠡墅是国内木帆船制造的发源地之一。早在2500多年前的吴越春秋时期,蠡墅已是吴地木帆船制造的基地。南朝时,吴地成了全国造船中心之一,蠡墅的造船业步入了盛期。80年代,吴县蠡墅造船厂被列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定点生产厂。长桥街道又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吴越春秋时期,蠡墅就有以刺绣为业的绣女。长桥街道还是国内眼镜生产的发源地之一。
    长桥街道的城市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吴县人民政府以长桥镇区为主体,先后编制了吴县新区(1996年改称城区)、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桥蠡墅片区建设总体规划。城区、开发区、蠡墅片区开发建设以苏州古城区为依托,真正做到了功能齐全、布局科学、结构平衡。历经十余载,长桥镇34.22平方公里整个区域的开发建设,不仅体现了水乡特色和姑苏风貌,而且颇具现代化综合性、先进性;不仅体现了小城镇格局,而且颇有大城市气息。
    如今的长桥街道,不仅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城区面貌焕然一新,而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桥镇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群众文化和群众体育先进乡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乡镇”、“江苏省卫生镇”及“江苏省百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长桥街道的过去有辉煌的历史,长桥街道的今天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长桥的将来充满了希望。新一代的长桥人以“自立、自信、自强”的长桥精神自勉,正昂首阔步、自强不息、满怀信心地把安定、繁荣、美丽的长桥带入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