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
您好,欢迎来到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公司简介

 

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

 

 

百年教学发展轨迹


      北桥中心小学起始于1908年的私塾小学,一个教师教几个小孩,学生入学先认方块字,一张方块字一个汉字,每天学几个字,几天后进行复认复读。几轮下来,识字量不断增多,基础好的学生开始学启蒙儿童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之类,只求熟读背诵,不求理解。随后学一点深的课本,像《幼学》《大学》《中庸》之类。到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学写书信等练习。在私塾里学写毛笔字、学打算盘是人人要练习的基本技能。如果私塾老师文化水平高的话,学生读到一定水平,老师就要开讲,让学生理解读本的内容,进而学习古诗文,学些古诗,这是私塾学校的高级阶段了。
      1928年开始,私塾改为保国民小学——时称洋学堂。开设课文是国语、算术、唱歌、画图、体育。因为这时学校校长是商校毕业的,学校教育已开始洋派了。有上课休息制度,有授课表,固定教学班。上下课用手摇铜铃来发信号(有的用铜口哨发信号),课本全是白话文,但不讲普通话。礼拜天放学休息,开始有放暑寒假的规定。
      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开始波动。尤其日伪政府硬性规定学校必须开设日语课,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家长不愿让小孩进学校,教师不愿开设日语课,造成学校时断时续。直到抗战胜利,原借用民房上课的学校开始迁入新址,即北桥觉林寺西首的公房里,另派来新校长。聘用了几位年轻教师。学校制度较严,纪律要求高。每周一第一课全校大课,集体背诵国文孙中山总理遗志,校长训话,发布国内重大政治消息。上课时,当教师踏进教室,班长大声喊出“立正!敬礼!”以示对老师的礼貌,当老师用严肃目光巡视教室一周,微微点头,学生方始坐下开始上课。但是,那时的学校师道尊严体现突出,老师体罚与变相体罚是治校的基本理念。关夜学、面壁站立、罚抄书是平凡之事了。所以学生见老师、校长往往敬而避之。
      1949年全国解放,人民政府将学校全面接管,老师全部留下,学校照旧上课。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旧学校全面改造。学校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废除专制法西斯教学。曾有少数教师因屡教不改而被开除、被处罚,最轻一点的作书面检讨,向领导作保证。三年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是老师思想改造时期,为了保证老师的改造,每周放假半天或一天集中学习,当时被称作汏脑子。农业合作化开始到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学校保上好课厚后,经常要参与政治运动,保社会工作,譬如到村上民校去上课,办识字班,参加群众宣传队,协助统购统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规定夜办公,老师人人出勤,不到必须向校长请假。条件艰苦,照光没有电灯,全靠洋蜡烛、火油灯,二人合用一盏灯,到晚上?点钟下班。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时期,老师更繁忙,在“共产主义就在眼前”的宣传教育下,老师的期盼不可言喻,积极投入政治活动,起早班上课,消灭不及格学生,组织赶鸭队(那时学生学习成绩是五分制,2分是不及格。“赶鸭队”是指消灭2分的帮教队)。学校里,辅导区掀起了一个“双百分”“满堂红”的教学浮夸风。北桥中心六年级曾有老师指导学生写千字作文的“卫星”。
      1960年开始,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经济困难,粮食严重缺少,严重影响学校教育。学生不到校,班级大减,老师裁员,民办教师因为“以生养师”而不能维系家庭生活而离开学校。为了渡过难关,党坚持形势教育,教导人民“形势大好,困难还有,前途光明”。我们老师牢牢记住这三句话12个字,学校里采取应急措施,可让学生只要保证上好语文、数学两门课,其它课可以自己决定要上否。允许上午少上一课回家帮烧饭,下午早退帮做家务。1962年,国家贯彻“八字”方针,部分教师下放农村,为了减轻国家供应粮食,还有一部分叫居民的采用“下粮不放人”的办法。为了保证小人不让再成文盲,因而除了全日制学校外,出现了形式不同的“识字班”“读书组”,时间上有的早上,有的中午,有的下午,灵活多样。1963年形势开始好转,1964年起将各种形式的、不规范教学的小孩组织起来,统一为“耕读小学”,分散在各村,聘请农村有志青年当“耕读小学”教师,北桥中心专门指派谈忠岐为“耕读辅导员”,协助中心校长担负起这个重任。
      60年代中前期,学校教学很快步入正规,在中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中小学开展了“加强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的教育活动,简称为“两基教育”。1958年国家正式颁布的“我们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又进一步深入落实,那时北桥中心小学环绕“双基”组织老师学习业务,钻研教材,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教育战线上南京的史霞、王磊,苏州的庄杏珍等名教师常为老师学习榜样、教学追求的目标,正当教学深入、扎实进行时,却迎来了一场文化大革命。
      1966年,势不可当的文化大革命,冲垮了学校教育。被发动起来的红卫兵、红小兵,批判所谓的“十七年教育是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老师是这条路线的忠实执行者,理当批判。一时间,课上不起来。就是能勉强上课,因为要批判“师道尊严”,老师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接受批判,要自觉革命,所以课也上不好。1966年下半年到1967年上半年停课闹革命,没像上课。1968年前北桥中心领导靠边站,红卫兵组织掌权。1968年春,成立“北桥小学革命委员会”,谈忠歧任革委会主任。从此,老师长达10时间暑假里半个月“双抢”劳动,一个星期学习班,经常斗私批修,组织红小兵参加“批孔子、批三字经”的批斗会,学习北京“王帅”写大字报批判老师,学习马正抚事件、张铁生交白卷英雄,扭曲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解与贯彻,使得老师无所适从。
      1969年2月中小学体制改革,全部下放到大队来办,一个动员会,学校分散,教师下放,全公社29个大队办起了29所小学,约20个教学班。原中心小学拆散为北桥小学、红旗小学、黄泾小学。南桥中学拆散后办起了南桥片中、北桥片中、芮埭片中、石桥片中、樊店片中与丰泾中学。学制年限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秋季招生变为春季招生,没有正式课本,老师手刻油印发给学生上课用,写批判文章作作文训练,课堂练习极少,回家作业几乎没有。音乐课全唱革命歌曲、语录歌曲,少数老师会唱样板戏的在课堂上也来一二段,老师没有办,天天要读一段报,学几条最新指示。秋忙、夏忙,学校放农忙假一星期,学生帮忙做家务事,老师下小队劳动锻炼。
      1970年,清理阶级队伍。教师队伍是个重点区。刚过春节,老师大集中,采用拉练方法,全体老师集中到县开展深挖5.16分子运动,每个老师从北桥出发,不许坐船,不许乘车,步行到长桥公社长桥大队,分散在农家吃住半个月,学文件,开揭批会,议阶级动向,排危险分子,抓典型开会揭批,帮助“落后分子”找根子,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到解放思想。运动结束,回到学校。3月2日正式通知学生开学上课。尽管运动多,学校教学的荒废还是要千方百计挽回老师以很善良的心,带着“臭老九”的帽子,上农民子弟多识几个字,多掌握一点知识。面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暗自抵制。1974年北桥中心以印丽云老师为骨干,在数学学科上开展了“笔算,珠算,口算”三结合的改革,称之为“三算”教学,很快在全公社全面铺,扭转数学科中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实用主义教材,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学校里坚持写字教学,坚持每两周一篇的作训练,坚持早操课、晨会课。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学校面貌还是好的,教学秩序基本正常。
      1978年,北桥中心小学正式恢复,原有几所小学开设戴帽子初中的,小学、初中宣告分离。北桥中心小学由县文教局正式任命中心校长、中学教导,但各村办小学尚无条件组合。中小学办学分离,公社文教组撤销。在上级主管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对学校开展整顿,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教育思想上拨乱反正。刚恢复中心校的1979年肩负起235名教职工的庞大队伍,将63名教师划归中学管理外,剩下54名公办教师与118名民办教师。根据上级要求首先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一方面组织了43名文化底子好,有一定能力且自身积极高的老师参加中师业余进修,参与人数43名,到83年有34名完成任务,获得中师函授毕业证书。同时又号召民师参加第一期洛社民师班的报考,结果有6位同志进入民师班学习,随后又不间断地组织中师业余进修与专业合格考试学习,在80年代将为提高教师合格学历达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对全体民办教师进行思想业务考查,建立两个考查组,用了两个星期全面考核,有通过全县对民办教师的文化知识考核,结合当时教育斐然实际,将暂不合条件的30名民办教师辞退,对72名颁布了吴县任命证书,6名试用证书。既稳定了教师队伍,又增加了师资质量。
      1983年,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保证教学质量在县局步骤下,开始实施“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的“四率”工程,抓质量先抓数量,严控流生率。抓课堂教学,84年提出“五认真”工程(即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写教案、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后来改为“六认真”工作。1979年由文化大革命中将学校春季招生的制度恢复为秋季招生,1985年又将五年制教学恢复到六年制教学。那一年的五年级年龄大的学生准予毕业,年龄偏小的读六年级,这样确保了来年无毕业生的断层。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尊师重教的社会气氛进一步提升,1985年于国家对从教25周年以上的教师颁布了“园丁”勋章,年满30周年的老师颁发了“庆三十年教龄留念光荣证”的红卡证书。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待遇,对常年在教育战线上默默无闻的民办教师逐年转为公办教师前后共达?名。年满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退休工资100%执行。这些措施极大地稳定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进一步促进教师进修学习,将北桥教队伍达标率达到了国家所下达的标准。

 


 

单位地址:北桥街道觉林路        邮编:215144

 

负责人

阙春燕

联系人

周福林

单位电话

0512-65412447-805

单位传真

0512-65997909

网址

www.bqzxxx.com

E-mail

xcqbqxxqcy@szedu.com